close

上週三看了公視所製作的這個專題系列,一共分八集,將於每週三晚上10點播出,節目做出來的質感還不錯,同時也是對於國內棒球的興衰發展做了一個全盤性的介紹,堪稱是國內第一齣用影片來回顧的台灣棒球史,絕對值得珍藏。


第一集主要在介紹幾個旅外球員,我特地節錄了一些他們所說的話:

王建民
「自己就是覺得要更努力啊!不能被放在小聯盟,每一場球都想要贏。」

郭源治
「我進去時(日本職棒中日龍)有三個外國人,能登錄一軍只有兩個,我常常跟那些外國人在那邊比,一定要表現得就是讓球隊需要我,我不想等他們受傷或怎樣我才上去。」

郭泰源
「我常常鼓勵這些年輕選手,就算是作夢你也要在想棒球,因為輸贏不是在現在,是在以後。」
「在低潮的時候,你要去找出自己為什麼會低潮的原因,再去把它找回來,事實上總歸一句話就是,要去面對它嘛!你越逃避它,它會傷你越重啊!」

莊勝雄
「再怎麼樣的辛苦我可以忍耐,所以我才可以跟他們拼,拼到37歲。」

呂明賜
「當時就是拎著著兩個包包,一個人到日本去,寂寞是一定會有的。」

趙士強
「人生嘛!在岔路的時候,選擇了另外一個,只要努力去做最重要。」

曹錦輝

「來美國六年有四年都在復健,很痛,而且那種痛不是只有手臂的痛而已,痛到連心都在痛了。」

陳金鋒
「不管你在哪裡,你站在球場上,你就是學一些東西,你怎麼去比賽這樣子,然後面對不一樣的對手,或者更好的對手,那就是你進步的空間,因為環境會訓練你啊!」
「因為你練習的話,比賽跟對手是練習不到的東西,對手越強,你就會把自己訓練得越強,相對的,你就會慢慢的成長。」

胡金龍
「想到要進步的話,我覺得全部都要進步,沒有說單方面的進步。」

陳鏞基
「坐了13個小時的巴士,那是真的很辛苦,可是這就是小聯盟的生活。」


如果有人沒看到上禮拜的第一集,快去買杯好茶坐下來花個50分鐘回顧看看,接下來的七集就別再錯過啦!

==============================================================

台灣棒球百年風雲


一部跨世紀的台灣棒球發展紀錄片  文◎沈如雲

這是國內第一部完整呈現台灣棒球運動發展的紀錄片。百年來,台灣棒壇多少起落?多少興衰?多少選手站上世界舞台?這部紀錄片,不僅為棒球迷挖掘出歷來鮮為人知的棒球人的感人故事,更重要的是以影像完成了台灣的棒球史…… 

▓「台灣棒球百年風雲」10/11起每週三晚間22:00首播,翌日凌晨03:15重播Ⅰ,上午10:00重播Ⅱ

 

2006年,王建民的熱度燃燒台灣全島,走在路上,隨時都可以看到身穿背號40 Wang洋基衣服的球迷們,不論你對棒球有沒有興趣,看王建民站在美國職棒大聯盟的球場上投球,已成為台灣民眾最注目的焦點。

棒球已化身為國際語言

在這一年的4月,因為製作「台灣棒球百年風雲」節目,我不但有幸拍攝與訪問王建民這位「台灣之光」的選手,並且親臨紐約洋基這個舉世聞名的球場,與數位身價上千萬美金的國際知名棒球選手零距離接觸。

不論是「Baseball」、「野球」或是「棒球」,這個擁有一百六十多年歷史的運動,在跨越數千英哩之遙,已化身為零時差的國際語言。

龐大資料的收集與整理

台灣的棒球運動起源於日本時代,因此,日本就成為我們收集資料最重要的一個地方。透過資料的收集,我們看到了NHK與富士電視台在台灣還沒有完整記錄棒球歷史影像的年代,就已經製作了許多跟台灣棒球歷史相關的節目。對於我一個媒體工作者而言,當時的想法只有: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讓觀眾可以看到這些塵封在海外台灣棒球人的影像。

一段段難忘的球場記憶

今年2月,在前往日本拍攝旅日棒球選手時,位於東京的日本NHK電視台是我的其中一站。當電視台的工作人員,將1931年台灣嘉義農林棒球隊前往甲子園參加高校野球大賽的珍貴影像從片庫拿出來給我觀看時,雖然只有短短不到三分鐘的球賽畫面,但一股激烈的感動竄動我的全身,腦海中出現的聲音是蘇正生先生(當年嘉農隊的選手,現年九十四歲)在回憶當年冠亞軍之爭輸球時的心理感受:「嘉農人輸球不會哭的,只有贏球才會哭,輸球,不哭!」

在所有的受訪者中,印象最深刻的是,不論他們的年紀有多大,談起那段棒球歲月,眼睛中泛著光芒,每一局的每一個打擊、投出的每一顆球、裁判的判決、每一個得分、出局、接殺,老人家們都能將每個細節,巨細靡遺地告訴我們,聽著他們的敘述,彷彿數十年前的那場球賽,正在我們的眼前Live上演。

中華隊背著國旗走出去

棒球,向來對台灣別具意義。
「威廉波特」這四個字對於七○年代的台灣人而言,熟悉度應該就像現在的「王建民」一般。來到「威廉波特球場」置身在曾經身穿「Republic of China」的中華小將們比賽的球場,你可以深刻感受到,在當年遭逢國際局勢失利的台灣,是如何靠著被全民稱之為「世界棒球冠軍」的榮耀,找到情緒的出口,並且重建了信心。

少年郭源治的棒球心聲

首次接受電視節目專訪的郭源治先生,回想1969年金龍隊在威廉波特「世界少棒」比賽時,雖然最後贏得了台灣首座「世界少棒冠軍」,但是心中卻有個不為人知的遺憾,那就是在其中一場比賽中,他投出的一顆球,被對手敲出全壘打。
當時郭源治心理的感受是什麼呢?他說:「什麼都沒想,只有『完了』兩個字……」
對於棒球,郭源治先生說:「雖然棒球不是我的選擇,但是它給我一個改變我人生的機會,因此最感謝的是棒球。」

連投17局郭泰源不知道

對於一個運動選手來說,成為國家代表隊是相當榮耀的一件事,但是背負著贏球的使命,卻也是要去承受的一大壓力。
郭泰源先生在回想1983年為了爭取1984奧運參賽權的比賽,我們問他,究竟是什麼體力與毅力讓他可以連投十七局?他笑著告訴我們,根本不知道自己投了十七局,當時心中的信念只有「上來一個解決一個」,郭總說:「那時候出去是背著國旗出去的,出去是為什麼,就是要贏球,能投多少算多少,贏的信念很重要,所以三振幾個選手都記不清楚了。」

王貞治展現棒球人的智慧

2006年2月,在日本九州的宮崎,福岡軟體銀行鷹隊正在這裡進行春訓。所有的工作人員屏息以待,因為我們將在這個地方訪問從小就熟知他名字的棒球名人王貞治先生。

9點訪問時間一到,身穿球衣的王監督準時出現。在翻譯說明之後,我依例遞上名片與節目的日文簡介。王監督仔細看過資料後,便放在身旁的桌子上,開始接受我們的訪問。從台灣的旅日選手談起,到給台灣棒球界的建言,雖然只有短短的10分鐘,但王監督的訪談條理分明而有邏輯,充分展現一個棒球人的智慧。在結束訪問之後,正準備離開,王監督突然微笑地說了一句:「啊!我忘了這個……」只見他回過頭將放在桌上的名片與簡介帶走。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舉動,但對於我一個晚輩而言,卻是令我感激的。

棒球之路是永無結束的賽局

在超過五百捲將近四百小時的拍攝帶中,除了訪問之外,我們拍攝最多的畫面就是球賽。
熱身練習與比賽,是所有棒球人每天的例行的工作,在那些看似枯燥而反覆的練習之間,我很難理解一個棒球選手,是如何在這些投球與打擊之間,找尋他們的樂趣與理想?他們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在球場中度過人生中最黃金的歲月。因為必須保持最佳的身體狀態,抽煙、喝酒以及飲食都受到嚴格的規定與控制,甚至為了維持一個公眾人物的形象,就連娛樂場所也被限制出入,這樣的生活,只為完成自己的夢想。

當他們贏球時,掌聲與喝采響起;而輸球時,卻必須接受來自球迷的責備;遇到挫折時,家人與球迷卻也是激勵他們度過低潮的支柱。雖然如此,當你問他們,是否曾經放棄過棒球?所有的棒球人都跟王建民一樣,碰到挫折時,從未放棄過棒球,這條棒球之路對他們而言,是沒有終點與結束的比賽。

郭泓志跌倒很快再爬起來

2006年4月30日,我們拜訪了旅美選手中簽約金最高的曹錦輝。他的熱情為Tucson這個沙漠城市加溫,因為韌帶斷裂而開刀,目前正在復健中的曹錦輝,回憶自己的棒球生涯,最感謝的是媽媽的支持,在碰到挫折時,若不是媽媽的堅持,他可能早就已經放棄棒球了。

跟曹錦輝一樣動過多次手術的郭泓志,是我們美國外景採訪的最後一位。正當我們準備舉杯慶祝一切順利時,晚上9點多,郭泓志的經記人Alan透過電話告訴我,郭泓志在今天被通知從大聯盟調回3A,並且必須於隔日一早立刻前往猶他州的鹽湖城報到比賽。

這個突如其來的改變,雖然對我們拍攝工作來說已經司空見慣,但才登上大聯盟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因為控球狀況不佳的因素,立刻被下放回3A,心想這個打擊對於郭泓志而言應該相當的大。

當下我跟工作人員表示,我們一定要去為郭泓志加油打氣。但由於他是在客場出賽,採訪不僅要先取得主場球團的同意,同時3A球隊的工作人員,無法給我們最確切的訪問時間,而Tucson到鹽湖城又沒有直飛的飛機可以抵達……許多無法預期的未知,使得我們最終只好放棄這個採訪。導演安慰苦惱不已的我說,對他們而言,大小聯盟的上上下下,選手們已經有很好的心理準備了。我想郭泰源先生的一番話,或許正能反應出一個棒球選手在面對挫折時應有的態度,他說:
「碰到挫折,就是要去面對它,你越逃避它,它傷你越重!」

雖然對於沒有訪問到郭泓志而感到遺憾,但是就在截稿的前幾天,很高興看到他不但重回到大聯盟球場,並完成生涯首次先發的第一勝!

球場英雄背後的精神支柱

對於站在球場上的選手們而言,除了自己的努力之外,來自家人與球迷的鼓勵,也是他們往前進步的動力;選手們成績的表現,也牽動這些在背後支持他們的家人、朋友與球迷。
來自美國西雅圖水手隊駐在台灣的球探Jamey Storvick,在台灣發掘出陳鏞基、武昭關幾位選手。Jamey告訴我們:「這些選手們就像是自己生的小孩,當有一天,他們站上大聯盟的球場上時,我會感動到哭。」

在競爭激烈的美國小聯盟球隊中,縱使每十個人可能只有一個人有機會上到大聯盟,但是所有在小聯盟打球的選手,不論來自什麼國家,大家都會互相鼓勵,一起為上大聯盟而加油,這也是為什麼王建民與Robinson Cano這麼友好的原因。

感謝所有參與節目的棒球人

當初緣於張朝晟組長(公視企劃部委製組組長)的一個想法,讓我在這一年多以來,有機會接觸國內外超過百位以上的棒球人,他們特有的開朗與熱情,是我最深刻的感受,對於棒球的堅持與努力的態度也是值得我們尊敬的地方,正如同選手在離開球場前,會以脫帽敬禮的方式感謝球場一般,藉著節目的製作與播出,感謝所有參與我們節目的棒球人,並弔念已經過世的受訪者及協助我們拍攝的朋友:陳嚴川先生(戰後中油棒球隊選手)、山本英一郎先生(前亞洲棒球總會會長)、洪許靜女士(前中華成棒隊選手洪太山先生的太太)、沈龔存斷女士(本文作者的母親)。

出處:http://www.pts.org.tw/php/member/message_detail.php?kind=1&id=1808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阿東 的頭像
    阿東

    阿東的運動阿斯匹靈

    阿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